幽明同致。
意思:在明确一致。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梁宗庙登歌 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庄重典雅的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隆重而神圣的仪式场景,可能是一次祭祀或庆典。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功高德尊、诚敬庄重的氛围,以及人们对天地神明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恩。
首先,诗歌开头“功高礼洽,德尊乐备”两句,通过对仗的手法,凸显了仪式的重要性和庄严性。其中,“功高”和“德尊”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和对领导的崇敬,而“礼洽”和“乐备”则描绘了仪式的完备和和谐。
接着,“三献具举,百司在位”两句,具体描绘了仪式的场景。“三献”指祭祀时的三次献酒,象征着对神明的尊敬和感恩,而“百司在位”则表现了庄重的氛围和严谨的组织。
然后,“诚敬罔諐,幽明同致”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诚敬和庄重。“诚敬”表达了人们内心的虔诚和敬意,“罔諐”则表现了无愧于心的态度,而“幽明同致”则指无论明暗、内外,人们都一心向神、心怀敬意。
接着,“茫茫亿兆,无思不遂”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神明的感恩。其中,“茫茫亿兆”描绘了广袤无垠的宇宙和繁多的生命,而“无思不遂”则表现了人们的心愿得以实现的感恩之情。
最后,“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两句,通过对仗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珍视。其中,“盖之如天”形容仪式的庄重和神圣,犹如天空般高远广阔,而“容之如地”则表现了人们包容万物、珍视生命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庄重典雅的风格和诚敬庄重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神明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