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奉口战晨》 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

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

意思:上有饿老鹰声,下有枯草根。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过奉口战晨》

全文赏析

这首诗《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通过对荒山、惊沙、饥鸢、枯根等荒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首联“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描绘了荒山野岭的道路,仿佛是穿越了古老的边塞之门。这里用“荒山”和“古塞门”来形容道路的险峻和历史的厚重,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颔联“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沙尘四起,太阳惨淡无光,昏暗欲坠。这里用“惊沙”和“寒日”来形容环境的恶劣和凄冷,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颈联“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上句描绘了饥饿的鹰在空中盘旋,下句描绘了枯萎的蓬草根。这里用“饥鸢”和“枯蓬根”来形容战后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 尾联“应有独老翁,来此哭子孙。”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悲伤,老翁失去了子孙,只能独自哭泣。这里用“独老翁”来形容老人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对历史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
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
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
白骨横马前,贵贱宁复论。
不知将军谁,此地昔战奔。
我欲问路人,前行尽空村。
登高望废垒,鬼结愁云屯。
当时十万师,覆没能几存。
应有独老翁,来此哭子孙。
年来未休兵,强弱事并吞。
功名竟谁成,杀人遍乾坤。
愧无拯乱术,伫立空伤魂。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