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月一日作》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意思: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七月一日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履道里闲居时的清景和高兴的心情。 首句“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点明了时间,描绘了初秋的天气,为整个画面定下了清凉的基调。接下来的“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表达了作者在闲居时的愉悦心情,这是他高兴的开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两句描绘了林间暑气消散,池上凉风徐徐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清凉的氛围。接下来的“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两句,通过描绘桥上翠绿的竹子,岸边青翠的莎草,进一步展示了田园的清新自然。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两句描绘了画面中的静态美,石头的古老和水的清澈,都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觉得门前就是深山,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描绘了作者的朋友陪伴他一起生活,表达了友情和陪伴的重要性。而“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则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美食,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感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道里

    读音:dào lǐ

    繁体字:道裏

    英语:milage

    意思:
    1.道路;路途。
    《管子七法》:“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汉·焦

  • 七月

    读音:qī yuè

    繁体字:七月

    英语:July

    意思:《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西周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天秋

    读音:tiān qiū

    繁体字:天秋

    意思: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
    唐·李白《秋思》诗:“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唐·韦应物《蓝岭精舍》诗:“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