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欢偶作》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意思:追欢逐乐少闲的时候,补帖一生得迟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追欢偶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描绘了十年前洛中(洛阳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诗人当时追欢逐乐的生活。 首联“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年轻时忙于寻欢作乐,错过了许多事情的场景。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遗憾和后悔。 颔联“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诗人通过询问何处花开得最晚,谁家酒熟不及时品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繁华生活的回忆和对当时生活的反思。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质疑。 颈联“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诗人通过描绘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的场景,进一步展示了过去洛中的繁华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尾联“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回首往事、年华已逝时的感慨和无奈。这里诗人借用了白居易的故事,暗示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无法忘怀过去,对生活充满了遗憾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洛中繁华景象的描绘,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留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使读者对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
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芦管柳枝已下,皆十年来洛中之事。
]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闲时

    读音:xián shí

    繁体字:閑時

    英语:at leisure

    意思:(闲时,闲时)
    亦作“闲时”。

    1.空闲的时候。
    唐·岑参《郡斋南池招杨辚》诗:“闲时耐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追欢

    读音:zhuī huān

    繁体字:追歡

    意思:(追欢,追欢)
    亦作“追驩”。
    犹寻欢。
    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客中止一宵,亦有少酒,愿追欢。”
    宋·苏轼《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诗:

  • 逐乐

    读音:zhú lè

    繁体字:逐樂

    意思:(逐乐,逐乐)
    寻求欢乐。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命从风化,为当逐乐不归?”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樗蒲更不休。”

  • 少闲

    读音:shǎo xián

    繁体字:少閑

    意思:(少闲,少闲)
    见“少间”。

    解释:1.见\"少间\"。

    造句:暂无

  • 生得

    读音:shēng de

    繁体字:生得

    意思:生获,活捉。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
    《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