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
意思: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东庵上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诗,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感悟。
首句“地瘠不宜行,山寒多种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山地的贫瘠和严寒,但这恶劣的环境却适宜松树的生长。这是一种独特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独特见解。
“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道路曲折险恶,然而庵庙却坐落在最高的峰顶。这里既有对艰难险阻的描绘,又有对高峰的赞美,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奇特的景象,石头的缝隙中流出的水汇成了清泉,晴天时鸟巢的檐下就有蜜蜂在喧闹。这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对山中生命的赞美。
“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最后两句描绘了山中庵庙的静谧和客人的来访。客人来时,僧人并不说话,只有日暮时分寺庙才会敲响钟声。这里既有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又有对静谧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感悟,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