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
意思:为什么不让骑兵跟随,暂时借僧床睡觉。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湖天下景》是一首对西湖美景的赞誉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与追求。诗中描绘了西湖的深浅、幽深、壮丽等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乐的专一和痴迷。
首联“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诗人以“天下景”为题,表达了西湖美景的普遍性和普遍吸引力,无论愚贤,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但谁能真正欣赏到它的全部呢?这一问,引人深思,引人向往。
颔联“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诗人感叹自己本性狂放正直,却早早被世人所抛弃,这似乎与他对山水的热爱形成了一种矛盾。然而,这种矛盾恰恰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山水之美的执着追求的体现。
颈联“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诗人对西湖周边三百六十座寺庙的幽静景色进行了描述,表达了他常年寻幽探胜的热情。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已经超越了寺庙的范围,延伸到了整个大自然。
尾联“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诗人呼吁人们放下世俗纷扰,暂借僧榻读书休息,感受清凉洗去烦忧。这不仅是对山水之乐的呼唤,也是对人们心灵净化的呼唤。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见解。“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诗人认为清流碧巘这些自然景物是不会因为人而改变自己的美态的。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尊重和敬畏,也体现了他的超脱世俗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以西湖美景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应该如何面对自然、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