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牵衣泣。
意思:我女儿牵衣哭泣。
出自作者[南北朝]何逊的《见征人分别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士兵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首句“凄凄日暮时”描绘了黄昏时分凄凉的环境,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亲宾俱竚立”描绘了亲朋好友等待出征的战士归来时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意。
“征人拔敛起”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百姓被迫为战争出征,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不满。
“儿女牵衣泣”则描绘了儿女牵着父亲的衣服哭泣的场景,表达了家庭对战争的恐惧和担忧。
“候骑出萧关”和“追兵赴马邑”两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紧迫,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
最后,“且当横行去”和“谁论裹尸入”两句表达了士兵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他们不畏生死,愿意为了国家付出一切。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士兵们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 儿女金灯。-- 出自《满庭芳·人居浮世》作者:[元]马钰
- 满堂儿女。-- 出自《减字木兰花·糟糠相乐》作者:[宋]王之望
- 满前儿女。-- 出自《霜天晓角·满前儿女》作者:[宋]刘子寰
- 儿女俱成长。-- 出自《菩萨蛮·蓂留四叶书云後》作者:[宋]无名氏
- 儿女成围。-- 出自《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作者:[宋]黄庭坚
- 谢家儿女。-- 出自《乐府鸟衣怨 旧名点绛唇》作者:[元]元好问
- 儿女此情同。-- 出自《浪淘沙·不肯过江东》作者:[宋]辛弃疾
- 痴儿女。-- 出自《点绛唇·春意催花》作者:[宋]王之道
- 儿女聚嬉嬉。-- 出自《最高楼 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作者:[金]段克己
- 呼儿女。-- 出自《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作者:[元]王哲
- 想见牵衣。-- 出自《减字木兰花·举头无语》作者:[宋]黄庭坚
- 妻子牵衣袂。-- 出自《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作者:[魏晋]曹丕
- 牵衣问小梅。-- 出自《诉衷情·种花人自蕊宫来》作者:[宋]晏几道
- 敛泪复牵衣。-- 出自《浪淘沙·把酒欲歌骊》作者:[宋]贺铸
- 风前泣灯影,日下泣霜花。-- 出自《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作者:[宋]文天祥
- 早时不泣此时泣,忧民欲活反扼喉。-- 出自《秋雨篇》作者:[宋]梅尧臣
- 娈童泣垂钓。-- 出自《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佳人相对泣。-- 出自《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作者:[宋]李师中
- 麋鹿泣姑苏。-- 出自《感遇·之十五》作者:[唐]陈子昂
- 海内故人泣。-- 出自《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作者:[唐]李白
- 志士泣秋风。-- 出自《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作者:[宋]陆游
- 分歧泣世道。-- 出自《别南海宾化侯诗》作者:[隋]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