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意思:我的仆人已经老茧,我的马也表示矻。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艰辛和自然灾害的诗。整首诗充满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天灾人祸的愤慨。
开头两句“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形象地描绘了麦田和谷田的景象,麦穗长得和人一样高,谷苗茂盛得牛都可以藏身其中。这展现了农田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然而,接下来的“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却表达了诗人对天灾的不满和愤慨。天公为何如此残忍,让蝗虫灾害发生,破坏了农民们的劳动成果。
“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这两句表明了诗人认为驱赶蝗虫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能忽视农事活动。这也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心。
接着,“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描述了诗人自己的仆人和马都因为劳作而疲惫不堪,筋疲力尽。这也间接地表现了农民们在灾害面前的无助和疲惫。
然后,“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进一步描绘了灾害过后,农田的破败和农民们的疲惫状态。
“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表达了诗人自己如果没有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就无法清醒地面对现实。
接下来的“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描绘了灾害的严重性,从一开始的小范围灾害逐渐变成了大规模的灾难。
“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灾害面前,不停地奔波劳碌,为了抗击灾害而竭尽全力。
最后,“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慎无及世事,向空书咄咄。”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平庸无为的人的不满,对有才华的人的赞赏,同时也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和无奈,对官吏职责的强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愤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农家生活、自然灾害、社会现实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天灾人祸的愤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