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邓州界》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意思:心中诧异愁来只有火种,眼识别后自添花。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次邓州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诗人以潮阳比长沙,表达出离乡远行的沉重心情。潮阳和长沙都是地名,诗人以此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离开家乡的痛苦。而“恋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权力的渴望,“那堪又忆家”则表达了离乡背井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通过描绘内心的愁闷和外在的景物的变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惟贮火”和“自添花”都是诗人情感的象征,前者表达了内心的愁闷和压抑,后者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进一步表达了离乡背井的痛苦和孤独。商颜是地名,暮雪指的是傍晚时分的雪,这里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邓鄙是地名,春泥则是指春天里的泥土,这里表达了归乡的遥遥无期。 尾联“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通过这两句诗表达出来。诗人希望朝廷能够早日收复失地,让天下百姓重新获得安宁。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火眼

    读音:huǒ yǎn

    繁体字:火眼

    英语:pinkeye

    意思:中医指急性结膜炎。
    《红楼梦》第五三回:“邢夫人正害火眼,迎春、岫烟皆过去朝夕侍药。”

    近义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