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狂态蒙存记,渐损才华益鬓华。
意思:当时狂态蒙存记,逐渐减少才华更加鬓华。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十月六日夜得北平故人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宣南旧日的回忆和感慨,同时融入了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和对家园不再的悲哀,又透露出时光易逝、才华消减的伤感。
首联“回首宣南足怅嗟,远书吞咽话虫沙。”展现了诗人对宣南往事的追忆和感慨。“怅嗟”二字表现出诗人深深的忧思和叹息,而“远书吞咽”则描绘了诗人在接收到远方的战报或书信时,内心的痛苦和艰难。
颔联“一方各对眉新月,何日重寻掌故花。”中,“眉新月”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的忧郁和期待,而“何日重寻掌故花”则表达了诗人对重温旧日美好时光的渴望。
颈联“秋菊春兰应有种,杜鹃丁鹤已无家。”通过对“秋菊春兰”和“杜鹃丁鹤”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菊和兰喻意着美好和圣洁,而杜鹃和丁鹤则表达了诗人对消逝的家园的怀念。
尾联“当年狂态蒙存记,渐损才华益鬓华。”中,诗人用“当年狂态”回忆过去的自己,而“渐损才华益鬓华”则表达了时光流逝,才华消退,年龄渐长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