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大愿和尚》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意思:我的老师隐庐山,外念全剖削。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寄大愿和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桐江太》,是一首对道朗大师的赞扬和敬仰之情的诗。 首先,诗中描绘了道朗大师在太山居住,熊耳山修行,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的高尚形象。他骑着金师子,远离世俗,已经离开了很长时间。然而,他的精神仍然在庐岳隐居,内心的杂念已经完全剔除。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道朗大师智慧和慈悲的赞美。他抛弃了孔圣之日月,领悟了空王之橐籥的道理。他曾经在麟德殿谈论无著,但赐衣三铢却让他更加谦逊。他渴望红泉白石阁的美景,希望随裴楷离开京索。最近他停留在匡霍,瀑布喷薄而出,旃檀一枝翘鹤,美丽而宁静。 诗中还表达了对道朗大师的信任和敬仰。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说明作者对道朗大师的信任和敬仰之情。作者自幼就是道朗大师的门生,扣玄佩惠无边垠,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自从离席归宁后,溪寺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亲近的人了。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表达了对道朗大师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道朗大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希望西望情何极,但不及昙诜泪空滴,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朗大师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朗大师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了道朗大师的高尚品质和慈悲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
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谭无著,赐衣三铢让不著。
唯思红泉白石阁,因随裴楷离京索。
迩来便止于匡霍,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
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
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
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
桐江太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刳削

    读音:kū xuē

    繁体字:刳削

    意思:犹消除。
    前蜀·贯休《寄大愿和尚》诗:“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解释:1.犹消除。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