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意思:只恐怕将来转晴后,玉轮依旧养癞蛤蟆。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中秋夜不见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它是一首描绘夜晚月色的诗。让我们逐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阴云在薄暮时分升上了天空,这晚没有了云层的遮挡,清朗的月光已经显现出来。这两句诗中,“阴云”和“薄暮”暗示了夜晚的黑暗和静谧,“上空虚”则描绘了天空的广阔和月光的洒落。而“此夕清光已破除”则直接点明了月光的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描绘了作者对月光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忧虑。作者担心,当天明太阳升起后,明亮的阳光可能会削弱月光,就像蟾蜍需要月亮的滋养一样。这里的“玉轮”和“养蟾蜍”是作者对月亮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对明日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欣赏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夜月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