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手持白鸾尾,夜半朝元明月里。
意思:仙女手里拿着白莺尾,半夜朝元明月里。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仙人的形象,以及他与月亮、银河、玉车等神秘天象的交融。
首先,诗中描绘的仙人手持白鸾尾,这似乎暗示了仙人的身份和地位。白鸾是一种神话中的神鸟,常常与仙人和长生联系在一起。而仙人手持白鸾尾,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凡脱俗和神秘性。
“夜半朝元明月里”一句,描绘了仙人深夜在明月下朝拜的场景,这无疑增加了仙人的神秘感和崇高感。同时,“夜半”也暗示了仙人的不凡作息,他似乎总是在人们熟睡之后,悄然现身在明月之下。
“羽衣三振风不断,下视银潢一千里。”这两句描绘了仙人的飞行姿态和视景。仙人的羽衣在微风中飘动,仿佛在向世人展示他的轻盈和自由。而他下视的银潢,则是一千里的距离,这无疑增加了仙人的视野和距离感,使他能够俯瞰到广袤的天河。
“玉轪戴花分后前”一句,描绘了仙人的玉车形象,车后似乎带着花朵,增添了仙人的华丽和神圣感。“欲落未落天恍然”则描绘了仙人的出现似乎伴随着天色的变化,即将落幕却又未完全落下的时刻,增添了诗的韵味和神秘感。
最后,“余标从向人间去,乞与袁安破晓眠。”这两句是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和对人间破晓时刻的期待。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仙人一样,从人间消失,去寻找袁安那样的破晓时刻,即日出时刻。这无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神秘、浪漫和向往的气息。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人的形象和与月亮、银河、玉车等神秘天象的交融。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这是一首非常值得欣赏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