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天台道友》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意思:大是清虚地,高吟到傍晚。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寄天台道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是一首描绘清虚地美景和表达对自然之道的理解的诗。清虚地,即清静虚无之地,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隐秘的修行场所。 首联“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描绘了一个清静无为的环境,诗人在此高声吟咏,直至黄昏。这表达出诗人对清虚地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以生动的比喻,将水声比作金磬之音,将云片比作玉盘,进一步描绘了清虚地的自然之美。 颈联“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和对人能否领悟仙道的不确定。仙人的遗留之物尚在,但人是否能够领悟仙道,诗人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可能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尾联“珍重保之乎。”告诫人们要珍重自然之道,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谦逊,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清虚地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敬畏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希望人们能够珍重自然之道,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谦逊,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
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
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
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
紫府程非远,清溪径不迂。
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
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
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清虚

    读音:qīng xū

    繁体字:清虛

    意思:(清虚,清虚)

    1.清凈虚无。
    《文子自然》:“老子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

  • 日晡

    读音:rì bū

    繁体字:日晡

    意思:同“日餔”。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日晡时到亭,敕前导入。”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乘日晡放饭少休时,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