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
意思:高欢的承新恩,拂擦头上冠。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感怀(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喜悦并存的复杂情感。诗中描述了东邻和西邻在同一个清晨分别走上不同的道路,一个为了为国捐躯,一个为了得到新的恩宠。诗人通过描绘悲欢交织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战争的无奈和期待。
首先,诗人通过“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的描述,将战争的残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东邻在夜晚就要踏上战场,而西邻则在清晨就要去官府报到。这种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无情和人们的无奈。
接着,“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描绘了悲欢交织的情感。死别之愁和知己之欢相互交织,表现出人们对于战争的复杂情感。死别之愁是因为战争可能导致生离死别,而知己之欢则是因为有人得到了新的恩宠。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描绘了得到新恩宠的人们的喜悦之情。他们擦拭着帽子,准备迎接新的生活,表现出他们对于新生活的期待和兴奋。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则描绘了那些担忧家人的人们的忧虑之情。他们为家人准备着,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无事。
最后,“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和期待。战争带来的悲欢是如此相似,但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和不安。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黄尘弥漫,平地生波澜,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喜悦并存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悲欢交织的情感,揭示了人们对于战争的无奈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诗的结尾,“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得到新恩宠的人们的期望和鼓励。诗人希望他们不要因为从军而感到困难,而是要珍惜这个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中的人们的人文关怀和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们的鼓励。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