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乌鸡抱鹄卵,天明起来生老鹳。
意思:半夜乌骨鸡抱着天鹅蛋,第二天起来生老鹳。
出自作者[宋]释警玄的《偈》
全文赏析
《偈》是佛教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以四句为一首,用来表达佛教的教义、智慧和修行方法。释警玄(1264-1344),字警玄,号雪窦重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佛教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赏析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偈》这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成为汉传佛教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简练、明快、寓意深刻,往往通过寥寥数语便能传达出丰富的哲理。
现在我们来赏析这首《偈》:
此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形式上符合《偈》的基本要求。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佛教的“无我”观念和修行方法。
首句“法身本无相”,意指佛法的本质是无形无相的,不能用肉眼或感官去观察和感知。这是佛教对世界的一种超越性的认识,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第二句“色空两不著”,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空”观。色指的是有形的事物,空则表示无常、无我、无生灭。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超脱于有形和无形的世界,不被表象所迷惑,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第三句“心如明镜台”,将心比喻为明镜台,意味着我们的内心应该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能够真实地反映世间万物,而不被杂念和执着所污染。
第四句“时时勤拂拭”,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不断地去除杂念和执着,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首《偈》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佛教的深邃哲理,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精神内涵和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