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身为平原客。

身为平原客。

意思:身为平原客。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崔录事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崔录事是一个辞官归隐的人,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直接点明崔录事的归隐之事,表达了他的高尚品质。颔联“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进一步赞美了崔录事的年轻时英勇仗义,晚年则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表现了他的道德品质和学问修养。颈联“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描述了崔录事归隐后的生活,他远离尘世,在东山下隐居,并在沧海之滨安家,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追求清净的品质。 尾联“余欲共乘桴,已闻能狎鸟”,作者表示自己想要与他一同乘着竹筏出游,欣赏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崔录事能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羡慕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崔录事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崔录事的归隐生活和道德品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此外,这首诗还通过对比崔录事和两位游侠的年少轻狂和中年失意,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这种对比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高尚品质、追求归隐生活的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崔录事(册4 卷125 页1252a)解印归田里。
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
晚节更为儒。
遁迹(一作世)东山下。
因家沧海隅。
已闻能狎鸟。
余欲共乘桴。
成文学 (册4 卷125 页1252b)宝剑千金装。
登君白玉堂。
身为平原客。
家有邯郸娼。
使气公卿坐。
论心(一作交)游侠场。
中年不得意(一作志)。
谢病客游梁。
郑霍二山人(一作寄霍郑二山人)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平原

    读音:píng yuán

    繁体字:平原

    短语:平地 一马平川 坪 沙场

    英语:plane

    意思:
    1.广阔平坦的原野。
    《左传桓公元年》:“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