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枝词(四首)》 独棹兰桡下莲渚,迎郎不见又空归。

独棹兰桡下莲渚,迎郎不见又空归。

意思:独自划着兰桡下莲洲,迎接郎不见又空手回去。

出自作者[明]胡俨的《竹枝词(四首)》

全文创作背景

胡俨的《竹枝词(四首)》的创作背景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当时,唐朝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剥削日益加重,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同时,诗人胡俨自己也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思想苦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竹枝词(四首)》,通过诗歌来反映人民的痛苦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四首诗歌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船头烟暝浪花飞,船里风来雨湿衣。
独棹兰桡下莲渚,迎郎不见又空归。

关键词解释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兰桡

    读音:lán náo

    繁体字:蘭橈

    意思:(兰桡,兰桡)
    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元·萨都剌《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淮南秋,兰桡泊瓜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