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意思:经典训诰饱蟠胸,一个字在你没有成功。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李熙载业儒未效转为五行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才学渊博但尚未得到实际应用的文人。诗中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文人的学识和抱负。
首联“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直接赞美这位文人学识丰富,熟读各种经典,对于一字一句都了然于胸,然而却未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颔联“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以两位历史人物为喻,赞美这位文人的学识广博。刘子政是汉代学者,精通《春秋左传》,而李虚中则是唐代著名的易学家,精通五行学说。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这位文人学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暗示他未能将这些学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颈联“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这位文人面临的困境。牛毛和蜗角都是极小的事物,但这里用来比喻人生追求的渺小和短暂,暗指这位文人未能将自己的学识转化为实际的财富或地位。
尾联“肯自戚施相从臾,片言可送半生穷”,表达了这位文人愿意与他人合作,将自己的学识贡献给社会的愿望。这句话也暗示了这位文人对于未能得到实际应用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文人的学识、抱负和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惋惜和同情。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这位文人的才华,也提醒我们思考如何将学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