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熙载业儒未效转为五行家》 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意思:经典训诰饱蟠胸,一个字在你没有成功。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李熙载业儒未效转为五行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才学渊博但尚未得到实际应用的文人。诗中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文人的学识和抱负。 首联“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直接赞美这位文人学识丰富,熟读各种经典,对于一字一句都了然于胸,然而却未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颔联“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以两位历史人物为喻,赞美这位文人的学识广博。刘子政是汉代学者,精通《春秋左传》,而李虚中则是唐代著名的易学家,精通五行学说。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这位文人学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暗示他未能将这些学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颈联“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这位文人面临的困境。牛毛和蜗角都是极小的事物,但这里用来比喻人生追求的渺小和短暂,暗指这位文人未能将自己的学识转化为实际的财富或地位。 尾联“肯自戚施相从臾,片言可送半生穷”,表达了这位文人愿意与他人合作,将自己的学识贡献给社会的愿望。这句话也暗示了这位文人对于未能得到实际应用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文人的学识、抱负和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惋惜和同情。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这位文人的才华,也提醒我们思考如何将学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问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
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
肯自戚施相从臾,片言可送半生穷。

关键词解释

  • 典谟

    读音:diǎn mó

    繁体字:典謨

    意思:(典谟,典谟)

    1.《尚书》中《尧典》、《舜典》、和《大禹谟》、《皋陶谟》等篇的并称。
    《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 一字

    读音:yī zì

    繁体字:一字

    意思:
    1.一个字。
    汉·王充《论衡鬚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 有功

    读音:yǒu gōng

    繁体字:有功

    英语:meritorious

    意思:
    1.有功劳,有功绩。
    《易需》:“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汉·范晔《宦者传论》:“﹝宦人

  • 训诰

    读音:xùn gào

    繁体字:訓誥

    意思:(训诰,训诰)

    1.《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
    《书序》:“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