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意思:碌碌嘲笑要解释,循循教导不忘。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游灵岩寺》,是一首描绘游历灵岩寺的感受和思考的诗。灵岩寺是位于苏州的一座著名古刹,历史悠久,风景秀美,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座古刹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灵岩寺的美景。诗人用“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来形容灵岩寺的美景和历史地位,表达了对这座古刹的赞美。接着,“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则描绘了灵岩寺的高耸入云、光彩照人的形象,表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如“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 此外,“尧汤余水旱,刘白旧风光。”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代更迭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最后,“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期望和自己的谦逊态度,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灵岩寺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碌碌

    读音:lù lù

    繁体字:碌碌

    短语:一无所长 凡庸 差劲 志大才疏 无能 低能

    英语:busy

    意思:
    1.多石貌。
    《汉官仪》卷下引汉·马第

  • 循循

    引用解释

    1.有顺序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洒扫应对至於穷理尽性,循循有序。”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夫势无常强,而在于维持者厚;运无常盛,而在于辅翼者隆。循循行之既久,而其始非一端之能窥者。”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老人﹞於是出剑授生,循循诱掖,生奉老人惟谨。”参见“ 循循善诱 ”。

    2.遵循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