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旅次汉故畤》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意思:惆怅萧关道,终军请带。

出自作者[唐]耿湋的《旅次汉故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是一首描绘战争和人民苦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首联“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描绘了诗人走过汉畤的景象,发现城市变得冷清,孤城寂寥。这里的“寥落”和“孤城”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流离失所的困境。而“儿童识五兵”则表明在战乱期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也开始了解战争和军事知识,这进一步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颔联“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描绘了战后恢复的景象,虽然经历了战争,但广大的土地上重新长满了桑树,丛生的草木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一句表达了尽管困难重重,但人民依然坚韧不拔,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 颈联“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诗人以终军为例,表明他愿意像终军一样,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和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民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期间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关键词解释

  • 萧关

    读音:xiāo guān

    繁体字:蕭關

    意思:(萧关,萧关)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
    《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冬十月﹞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

  • 请缨

    读音:qǐng yīng

    繁体字:請纓

    英语:submit a request for a military assignment

    意思:(请缨,请缨)
    《汉书终军传》载:“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道终

    读音:dào zhōng

    繁体字:道終

    意思:(道终,道终)
    指隐士或修道者死亡。
    《宋书孝义传郭原平》:“山阴·朱百年道终物表,妻孔耋齿孀居,窭迫残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