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 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意思:爱你清川口,弄个月时划着唱。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首句“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诗人以南风起,孤帆漾开为开头,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悠远的氛围。南风,象征着温暖、和煦,而孤帆则暗示着一种孤独和离别的情感。这种描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而孤寂的背景,为接下来的诗句提供了情感基调。 “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这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元气弥漫,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景,也有人生的思考,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隔着烟水,只能远远的相望,这种无奈和渴望,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寂寥的江信和楚云惆怅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怅惘之情。 “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川口的喜爱,希望在月下划船唱歌。这既是对清川口的美好描绘,也是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 “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这两句是诗人的自白,表达了他对人生晚年的孤独和疏离的感慨。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没有子孙陪伴,一生都是孤独和疏离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孤独的深深感慨。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深情的自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
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
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
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
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川口

    读音:chuān kǒu

    繁体字:川口

    意思:河口。
    唐·王建《野池》诗:“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诗:“川口隄防决,阴车鬼怪掀。”

  • 棹唱

    读音:zhào chàng

    繁体字:棹唱

    意思:亦作“櫂唱”。

    1.犹棹歌。
    南朝·梁·庾肩吾《山池应令》诗:“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
    唐·骆宾王《晚渡黄河》诗:“棹唱临风断,樵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