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意思:就是这同疏氏,可以用一个忘言。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奉酬处士叔见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贫贱中坚守的情景,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甘于贫贱,坚守道德的决心。挂缨,可能是指头上所系的冠缨,是贫贱之人的象征,但作者却以此为荣,表明他对贫贱生活的热爱和坚守。卧郊园,则描绘了作者在郊外的园子里过着简朴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则描绘了作者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深厚。叔父亲降趾,可能是指叔父来访,表达了家庭的和谐和亲情的美好。壶觞携到门,则表达了家庭团聚的欢乐和亲情的深厚,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则描绘了作者在居所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清夜的珍视。高斋乐宴罢,描绘了作者在居所中的高雅居室中举行宴会,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清夜道心存,则表达了作者在清夜中保持道家思想的决心,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信仰和追求。
尾联“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则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疏氏共同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即此同疏氏,表明了作者与友人疏氏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可以一起过着隐逸的生活。可以一忘言,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己在贫贱中坚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