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丑宿早禾渡僧舍》 此地美水竹,林明见浴凫。

此地美水竹,林明见浴凫。

意思:这个地方美水竹,林明洗浴野鸭。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癸丑宿早禾渡僧舍》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乡村田野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乡村社会的一些弊病有所反思。 首联“城头渡可涉,早禾渡可斟。”描绘了乡村田野的早春景象,河水上涨,可以涉水过河,田里的秧苗也需要仔细的照料。这一联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农耕的忙碌。 颔联“试问安用舟,春水三丈余。”诗人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舟船的疑问,因为春天的河水已经足够深,可以涉水过河,无需舟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机智和幽默。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乡村社会的景象,包括大姓家族的权势、市侩的征税、武断乡曲的风气等。同时,他也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所反思,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赞美了乡村的美景,如水竹林立、浴凫飞翔等。他还描述了与农人、禽鱼为友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的热爱。 最后几联中,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反思和自我批评。他虽然身处乡村,但生活并不容易,需要照顾贫困的人,跟随部曲,受吏史的奉承。虽然身体劳累,但精神上却有所寄托,如观察蜘蛛结网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的热爱,同时也对乡村社会的一些弊病有所反思。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头渡可涉,早禾渡可斟。
试问安用舟,春水三丈余。
是维一都会,驵侩权征输。
郁郁多大姓,儒冠颇诗书。
以武断乡曲,旧俗小未除。
厌嚣谢近市,斩绝得僧区。
此地美水竹,林明见浴凫。
相追啑菱藻,天乐非世娱。
忆在田园日,放浪友禽鱼。
今来长山邑,忍饥抚惸孤。
出入部曲随,咳唾吏史趋。
形骸束簪笏,可意一事无。
谋生理未拙,仰愧拥肿樗。
曲肱晴檐低,结网看蜘蛛。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水竹

    读音:shuǐ zhú

    繁体字:水竹

    意思:
    1.水和竹。常借指清幽的景色。
    唐·孟郊《旅次洛城东水亭》诗:“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
    宋·苏辙《五郡》诗:“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 明见

    读音:míng jiàn

    繁体字:明見

    意思:(明见,明见)

    1.明白看到;明显见于。
    《庄子知北游》:“明见无值,辩不若默。”
    《史记张仪列传》:“夫赵王之很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