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芳树》 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

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

意思:羌笛迎风曲,悲伤笳出塞音。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芳树》

全文赏析

这两首诗《连理无分影,同心岂独芳》和《陌上谁攀折,闺中思复侵》都是表达了爱情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界的连理枝、鸳鸯、翡翠等意象,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深厚。 第一首诗中,“连理无分影,同心岂独芳”表达了爱情的永恒和一致。“傍檐巢翡翠,临水宿鸳鸯”进一步描绘了爱情的美丽和自然。“叶叶含春思,枝枝向画廊”则用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爱情的温馨和美好。“君情若比树,妾意复何伤?”则表达了即使面临分离,爱情也不会受到伤害的信念。 第二首诗中,“陌上谁攀折,闺中思复侵”直接点明了相思的主题。“眼凝清露重,眉敛翠烟深”则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了思念之深。“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则用悲凉的乐器和声音,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坚贞、痛苦和悲伤,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连理无分影,同心岂独芳?
傍檐巢翡翠,临水宿鸳鸯。
叶叶含春思,枝枝向画廊。
君情若比树,妾意复何伤?
陌上谁攀折,闺中思复侵。
眼凝清露重,眉敛翠烟深。
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
纵垂千万缕,那系别离心。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羌笛

    读音:qiāng dí

    繁体字:羌笛

    英语:Qiang flute

    意思: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
    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出塞

    读音:chū sài

    繁体字:出塞

    英语:leave the boundary

    意思:出边塞。
    《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
    唐·李白《太原早秋》诗

  • 临风

    读音:lín fēng

    繁体字:臨風

    英语:facing the wind

    意思:(临风,临风)
    迎风;当风。
    《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 塞音

    读音:sè yīn

    繁体字:塞音

    英语:plosive; stop

    意思:亦称“破裂音”。
    气流通路紧闭然后突然开启而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的b、p、d、t、g、k。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