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意思:官僚们三寿客,修改两朝书。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余》。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清晨下金门路,参加宴会的场景,并表达了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之情。
首联“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描绘了参加宴会的宾客身份和他们的经历。他们都是曾经身佩簪缨的显贵,经历过两朝的历史变迁,手中握有记载历史的笔。这一联通过精炼的描绘,展现了宴会宾客的身份和经历,为后文抒发情感提供了背景。
颔联“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欢”,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之情。他感叹自己年老时能够遇到这样的主人,感激主人给予的深恩厚爱,让他在宴会上尽情欢乐。这一联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感激和敬意。
颈联“传闻访遗事,应走史臣车”,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和气氛。诗人想象史官们会前来搜集宴会上的故事和遗事,为历史留下珍贵的记录。这一联通过描绘宴会上的气氛和场景,展现了宴会的庄重和历史意义。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场景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热情好客、宾客身份显赫、感激主人恩情、宴会庄重历史等主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珍视,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真挚、描绘细腻的佳作,通过描绘清晨下金门路、参加宴会的场景,展现了主人热情好客、宾客身份显赫、感激主人恩情等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