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意思:内衣已空囊,口涎虚掉角。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丰盛的酒宴,以及诗人在酒宴前后的体验和感受。诗中的语言生动鲜活,描绘了食物的香气、宴会的热闹场景,以及诗人自身的醉酒体验。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白天蒙受尘土的困扰,夜晚则躺在酒糟床边。然后通过描述鼻子闻到的香气和眼前的瓶瓶罐罐,引出了酒宴的主题。 诗人在享受美酒美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他用“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来形容自己的生活困窘,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珍惜这场酒宴,感到心满意足。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如青山横卧、流水播洒、雕盘贮藏着美食等。同时,他也描绘了宴会上的欢声笑语,人们举杯畅饮,相互嘲讽调笑,场面十分热闹。 然而,诗人在享受酒宴的同时,也感到了身体的不适。他描述了自己醉酒后的体验,肺部增涨,脾脏失磨,情怀牢落,需要用药来调和身体。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公子的赞美,称他宽厚仁慈,用美酒佳肴慰劳了饥饿寒冷的人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能够欣赏这场酒宴的欢喜心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描绘细腻,通过描绘一场酒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蒙麴尘居,夜傍糟床卧。
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
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
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
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
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
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
夜归肺增涨,晨起脾失磨。
情怀忽牢落,药饵费调和。
衰年足奇穷,一醉仍坎坷。
清尊自不恶,多病欲何奈。
闻公话少年,举白不论个。
歌吟杂嘲谑,笑语争掀簸。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口角

    读音:kǒu jué

    繁体字:口角

    短语:斗嘴 抬 吵架 扯皮 拌嘴 抬杠

    英语:logomachy

    意思:I

    1.嘴边;嘴。
    唐·

  • 空口

    读音:kōng kǒu

    繁体字:空口

    英语:eat dishes without rice or wine

    意思:
    1.谓不拿出事实或采取措施,光凭口说。
    《旧唐书宪宗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