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点绛唇·春意催花》 倚门凝伫。

倚门凝伫。

意思:靠着门凝神伫立。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点绛唇·春意催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花儿的盛开、云雨的变幻以及人们春游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这句诗开篇立意甚佳,用“春意”二字,总摄全篇。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但见天空飘过几朵浮云,恰似“朝来雨”,这不仅增添了诗的情趣,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催”字运用得十分巧妙,“催”字与“又”字相联系,说明催开的花儿并非单是某一种花,而是百花竞放,这就突出了百花争春的气氛。 “淡匀深注。红紫纷无数。”这两句是对花儿的进一步描绘。“匀”写花瓣初绽,尚带雨露,色淡而匀,新意盎然;“注”写花心饱含雨露,色泽深染,花量众多。“红紫纷无数”是对百花争春、春花烂漫景象的形象概括。 “社日人家,准拟春游去。”这两句点明这是社日时节,人们都计划着到郊外去春游。“准拟”二字写出人们踏青春游的兴致之高,他们正等着社日的到来,好去踏青赏景。 “痴儿女。倚门凝伫。借问东郊路。”结尾两句写痴情儿女倚门凝望,期盼着春游归来的爱人。其中“痴儿女”用得甚为巧妙,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兴奋之情,而且将人物刻画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全诗语言清丽,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佳作。诗人通过对春天花儿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悦和兴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 倚门独守。-- 出自《点绛唇·永夜无聊》作者:[宋]陆文圭
  • 妾倚门,君上马。-- 出自《更漏子·妾倚门》作者:[宋]陈达叟
  • 倚门听暮鸦。-- 出自《醉桃源/阮郎归》作者:[宋]周邦彦
  • 倚门白水平田。-- 出自《沁园春·懒学冯君》作者:[宋]陈人杰
  • 凝伫。-- 出自《如梦令·海雁桥边春苦》作者:[宋]吕本中
  • 凝伫。-- 出自《如梦令·海雁桥边春苦》作者:[宋]吕本中
  • 黯凝伫。-- 出自《法曲献仙音 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作者:[元]邵亨贞
  • 正凝伫。-- 出自《扫花游/扫地游》作者:[宋]杨无咎
  • 断魂凝伫。-- 出自《卓牌儿/卓牌子》作者:[宋]万俟咏
  • 空凝伫。--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空凝伫。-- 出自《点绛唇·水绕孤城》作者:[宋]蔡伸
  • 玉鞭凝伫。-- 出自《点绛唇·小驻征骖》作者:[宋]曾协
  • 凝伫。-- 出自《真珠帘·落红几阵清明雨》作者:[宋]徐□
  • 空凝伫。-- 出自《点绛唇·池馆春深》作者:[宋]方千里
诗句原文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
淡匀深注。
红紫纷无数。
社日人家,准拟行春去。
痴儿女。
倚门凝伫。
借问东郊路。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倚门

    读音:yǐ mén

    繁体字:倚門

    意思:(倚门,倚门)

    1.《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闾

  • 凝伫

    读音:níng zhù

    繁体字:凝佇

    意思:(凝伫,凝伫)
    凝望伫立;停滞不动。
    宋·张元干《念奴娇》词:“万点臙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一自才郎别后,尽日家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