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叔夏游双峰二首》 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

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

意思:有佛留深境,没有僧人阐大音。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和叔夏游双峰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禅境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首句“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直接点明主题,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宗教、超越僧侣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这里的“佛”并非具体的宗教或神祇,而是指一种超越物质、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而“僧”则代表了宗教的信仰和修行方式。诗人希望通过无僧阐大音的方式,找到一种更为深远、更为广阔的精神启示。 “殷勤五字句,摇荡众香林”一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寻找的过程,如同在众香林中寻找佛法,摇荡着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里的“五字句”可能是指佛经中的一些简短的经文或偈语,它们可能包含了深奥的智慧和启示。而“众香林”则象征着众多的修行者和他们的修行场所,诗人希望在这些地方找到他所寻求的真理和智慧。 “自适登临兴,谁窥隐显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理解世界,而不是通过外在的观察和判断。这里的“登临兴”可能是指登山临水的乐趣和感受,而“隐显心”则可能指的是内心的隐秘和显露,即自我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最后两句“从来多暇日,悔不早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意识到自己曾经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追寻真理,但他却没有早些行动,这让他感到后悔。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在未来能够早些追寻到他所寻求的真理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宗教、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索。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
殷勤五字句,摇荡众香林。
自适登临兴,谁窥隐显心。
从来多暇日,悔不早追寻。

关键词解释

  • 大音

    读音:dà yīn

    繁体字:大音

    意思:《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唐·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