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乱似盎中丝》 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

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

意思:只有翻身人醉乡,我想要来无路可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卜算子·乱似盎中丝》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唯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是典型的中国古诗,其风格和主题都反映出深深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首联“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种纷繁、复杂、难以捉摸的情境,仿佛丝线在盆中翻滚,又如风中的柳絮,纷飞而无定所。这种比喻也暗示了人生之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诗人表达了对于旅行的热爱和渴望,希望走遍大江南北,寻找属于自己的无愁之处。这里也暗含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既珍视真挚的友情,又懂得避开无谓的俗事,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 “唯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最后两句诗以醉乡为解脱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愁闷的独特处理方式。这不仅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解脱的方式,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韧性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对自由的渴望。其风格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
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
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
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翻身

    读音:fān shēn

    繁体字:翻身

    英语:turn over

    意思:
    1.反身;转身。
    唐·杜甫《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身。”
    明·刘基《采莲歌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乡愁

    读音:xiāng chóu

    繁体字:鄉愁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愁,乡愁)
    思乡的愁闷。
    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