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
意思:兀兀头下垂发髻,团团耳带环绕。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戎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是一首描绘边疆地区风景和人文的诗。通过对江水、三峡、州城、行旅、禁军、汉虏、罗纨等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风情。
首联“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诗人以江水引出三峡,描绘出江水通向三峡的壮丽景象,又以州城控制百蛮,表现出州城的地理位置重要,控制着周边广大的蛮荒之地。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颔联“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诗人进一步描绘边疆地区的风景。沙昏,表现出边疆地区沙漠的荒凉;行旅倦,则表现出旅人长途跋涉的疲惫。而边静禁军闲,则表现出边疆地区相对和平,禁军也因此得以休息。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边疆地区的风景特点,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状况。
颈联“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诗人转向描绘边疆地区的人文景象。汉虏更成市,表现出边疆地区商业的繁荣,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这里进行交易;罗纨靳不还,则表现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高,汉人穿着精细的丝织品纨,少数民族则不轻易归还。这一句既表现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尾联“投毡捡精密,换马瘦孱颜”,诗人以细节描写结束全诗。投毡捡精密,表现出交易的精细和严谨;换马瘦孱颜,则表现出交易的场景中马匹交易的场景,换来的马匹瘦弱但看起来健康。这一句既表现了边疆地区的商业特点,也反映了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
全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风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的热爱和对民族融合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