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北窗三友》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意思:喝酒有伯伦,三人都是我老师。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北窗三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诗,通过描述自己与琴、酒、诗的交融相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首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问,即自己应该如何生活,然后引出了“三友”,琴、酒、诗,这三个元素构成了诗人的生活乐趣。琴罢即兴饮酒,酒罢即兴吟诗,三者相互交融,循环不息。弹琴使人内心愉悦,饮酒使人四肢舒畅,诗人以此表达生活的和谐与自然。 诗人对琴、酒、诗的热爱并非空谈,而是有具体的行动表现。他可能缺乏物质储备,也可能穿着简陋的衣服,但依然坚持弦歌复觞咏,乐道知归,即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 诗人以陶渊明、启期、刘伶三位古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却能以琴酒诗为乐,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深受启发。诗人在描述自己与三友的亲密关系时,表现出对他们的熟悉和信任,他们无时无刻都陪伴在身边。 最后,诗人呼吁他人能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以此诗来感谢亲朋好友。整首诗充满了对简单、自然、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认同的坚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通过描述诗人与琴、酒、诗的交融相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
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
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
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
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伯伦

    读音:bó lún

    繁体字:伯倫

    意思:(伯伦,伯伦)
    晋·刘伶的字。
    伶与阮籍·嵇康等六人友好,称竹林七贤。尝作《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后世以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唐·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