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客》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意思:有客人到茅屋,呼儿正葛巾。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有客》

全文赏析

鹤注编在上元元年草堂作,下首同。旧以此章为《宾至》,下章为《有客》,诗题互错。按此诗云“有客过茅宇”,当依草堂本,彼此改正。《诗》:“有客有客。”

  患气经时久①,临江卜宅新②。喧卑方避俗③,疏快颇宜人④。有客过茅宇⑤,呼儿正葛巾⑥。自锄稀菜甲⑦,小摘为情亲⑧。

  (此章见相亲之意。上四卜居景况,下言客来情事。【赵访注】菜经自锄,其甲尚稀,未免小摘者,为情亲故也。十字中,有数曲折。)
①王右军《重熙帖》:“患气悬情。”师氏曰:公尝有肺疾。②《哀江南赋》:“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左传》:“非宅是卜,惟邻是卜。”③古诗:“喧卑厌俗居。”④江总诗:“山豁自疏快。”宜人,见《毛诗》。⑤王勃诗:“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⑥《语林》:“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家,呼儿出,为设果。庾信诗:“葛巾久乖角,菊径简经过。”⑦《说文》:“草木初生曰甲。”⑧谢灵运《永嘉记》:“百卉正发时,聊以小摘供日。”谢庄诗:“惆怅忆情亲。”赵汸曰:此诗自一句顺说至八句,不事对偶,而未尝无对偶;不用故实,而自可为故实。散淡率真之态,偶尔成章,而厌世避喧,少求易足之意,自在言外,所以为不可及也。

  王嗣奭曰:公于情亲之人,当病气已久,犹必正巾以接之,安有不冠而见严武者?此可作辩证之一证也。

  陆时雍《诗镜》云:宋人尊杜为诗中之圣,字型句矱,莫敢轻拟,如“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特小小结作语。“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意更浅浅,而一时何推赞之甚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葛巾

    读音:gé jīn

    繁体字:葛巾

    英语:ko-hemp cloth scarf

    意思: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