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用前韵答之道弟府教授》 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

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

意思:伴我河山寻访旧迹,第二年红紫满阳条。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再用前韵答之道弟府教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韵味和情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怀。 首联“文辞便是升堂贾,谈辩宁非入幕超”,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文辞如同升堂贾一样出色,谈辩能力也像入幕超一般高超。这一联的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文才和口才的自信。 颔联“已谓襄中能出颖,那知车下正哀谣”,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和现实的无奈。以为襄阳能出颖才,却发现车下正在哀歌,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颈联“但从袁盎无何饮,莫笑冯公不见招”,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不被理解的坦然态度。袁盎无何饮,指不计较饮酒之事,而冯公不见招,则指不被重用也不气馁。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现了自己的豁达和坚韧。 尾联“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希望能伴随着河山,寻访古迹,而明年春天,阳光明媚,花红柳绿,寓意着未来的美好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辞便是升堂贾,谈辩宁非入幕超。
已谓襄中能出颖,那知车下正哀谣。
但从袁盎无何饮,莫笑冯公不见招。
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红紫

    读音:hóng zǐ

    繁体字:紅紫

    意思:(红紫,红紫)

    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
    《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
    朱熹集注:“红紫

  • 陈迹

    读音:chén jì

    繁体字:陳跡

    英语:vestiges

    意思:(参见陈迹,陈蹟)

    近义词: 旧事、痕迹、往事、旧迹、遗迹

    详细释

  • 河山

    读音:hé shān

    繁体字:河山

    短语:海疆 领域 山河 幅员 版图 土地

    英语:land

    意思:
    1.河流与山岳。
    《战国策魏策一》:“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