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苟不至,不如茅与茨。
意思:人的能力如果不到,不如茅和屋顶。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感怀二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种苗在田中生长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种苗甫田中,其叶何离离。”这两句诗描绘了种子刚刚播种在田中,叶子繁茂的情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旺盛和生机,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上天降高泽,溥博无偏私。”这两句诗表达了上天降下浩瀚的恩泽,广泛而无私地滋润着万物。这里诗人对自然的伟大和公正进行了赞美。
“人力苟不至,不如茅与茨。”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人力的重要性,如果人类不努力,那么结果可能连茅草和茨草都不如。
“常恐嘉实晚,坐伤零露滋。”诗人表达了对种子成长的忧虑,担心它们不能及时结果,会受到露水的伤害。这种对生命的关爱和忧虑,显示了诗人的细心和善良。
“徘徊感节序,太息秋风时。”在这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四季更替的感慨,对秋风带来的萧瑟感到叹息。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感慨,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种子生长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努力的敬畏和赞美。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生动而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