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征怨诗》 庭前征马还。

庭前征马还。

意思:庭前征马回。

出自作者[南北朝]江淹的《征怨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箫管闲》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通过描绘一位闺中少妇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于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首句“荡子从征久”,直接点明丈夫远征,离家许久,奠定了整首诗的哀怨基调。接下来的“凤楼箫管闲”则描绘了昔日欢聚之所——凤楼,如今空余寂寥,少妇无心吹奏箫管,表达了少妇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独枕凋云鬓”进一步描绘了少妇的孤独生活,她独自一人在床,无人陪伴,云鬓凋零,表达了她的哀愁和憔悴。而“孤灯损玉颜”则通过描述少妇在孤灯下独自憔悴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何日边尘净”是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她希望边疆的战乱能够早日平息,丈夫能够早日归来。而“庭前征马还”则表达了少妇对丈夫归来的期待和喜悦。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少妇的孤独生活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妇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闺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思妇之情的主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荡子从征久。
凤楼箫管闲。
独枕凋云鬓。
孤灯损玉颜。
何日边尘净。
庭前征马还。
作者介绍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齐高帝闻其才,召授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明帝时为御史中丞,先后弹劾中书令谢朏等人;武帝时任骠骑将军兼尚书左丞,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卒,谥“宪伯”,武帝为之穿孝举哀,葬于民权县程庄镇江墓店(今李堂南岳庄村)。

关键词解释

  • 征马

    引用解释

    1.远行的马。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 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2.战马。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