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子还家作富儿,粪箕苕帚未曾遗。
意思:穷人回家作个孩子,粪箕苕扫帚不曾留下。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和程德裕颂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贫子还家作富儿,粪箕苕帚未曾遗。人人欲问草书意,怀素从来自不知》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趣味的小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某些人盲目追求名利、忽视内在修养和真实自我的现象的讽刺和反思。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贫子(穷人)回家,却受到富儿的欢迎,就像一个富人归来一样。这里,诗人用“贫子”和“富儿”作为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于物质财富和名利的追求,往往忽视了内在的修养和真实的自我。
接着,“粪箕苕帚未曾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贫子回家时所带的物品,即用苕帚和粪箕,暗示了贫子虽然贫穷,但他的内心世界却非常丰富和充实。这里再次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只追求外在的名利,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和真实自我。
最后,“人人欲问草书意,怀素从来自不知”一句,诗人借用了怀素这位著名的草书书法家,来讽刺那些只关注表面现象、盲目追求名利的人。他们想要了解草书的艺术内涵,却不知道草书真正的意义在于表达内心世界、抒发情感,而不仅仅是字迹的优美和技巧的高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盲目追求物质财富、忽视内在修养和真实自我的讽刺和反思。它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在的修养和真实自我,不要被外在的名利所迷惑。这首诗的哲理深刻、寓意丰富,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