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
意思:暂停观察无边,不久山坐太空。
出自作者[唐]孙逖的《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郡府、王城、山川、草木、鸟兽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佛土的向往。
首联“郡府乘休日,王城访道初。觉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车”,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郡府休假的一天,前往王城探寻道教之源。步履所至,鲜花绽放,香草铺地,营造出一种祥和美好的氛围。
颔联“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王城的壮丽景色,倚阁远眺,无边无际;寻山而坐,空旷无垠。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悠远的意境。
颈联“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馀”,诗人描述了山川的神秘和静谧,迷人的岩洞让人迷失了大禹的足迹,平静的海面则映照着秦朝的遗迹。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了翡翠、鹍鸡、宝树、禅云、五湖、九夷等自然元素,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这些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净佛土的向往。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清净佛土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生灭纷无象、窥临已得鱼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尝闻宝刀赠,今日奉琼琚”,诗人以宝刀赠友的方式收束全诗,寓意着友谊和珍视。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清净佛土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