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王荆公介甫》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意思:经营智慧相抵触,种田钓鱼也失误。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寄王荆公介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沉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首联“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描述了诗人因为多次生病,很少出门,又因为贫穷,很少有客人来访。这两句诗以平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孤寂,也反映出诗人的困境和苦闷。 颔联“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经纶”在古代指经纶天地,可以理解为计划、筹划。诗人有经世之志,但现实中却处处碰壁,感到“龃龉”。同时,诗人也试图通过耕钓生活,但这也让他感到“蹉跎”,时光白白流逝。 颈联“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通过对前两联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在生活和理想两方面都感到极其艰难,孤独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尾联“素交千里远,谁听此时歌。”这里的“素交”指的是真挚的朋友,“千里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相隔甚远。最后一句“谁听此时歌”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他的歌声、他的感慨、他的心情,都没有人在听,没有人能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沉、感慨,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的孤独、苦闷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
素交千里远,谁听此时歌。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龃龉

    读音:jǔ yǔ

    繁体字:齟齬

    英语:disagreement; discord

    意思:(龃龉,龃龉)

    1.上下齿不相对应。
    明徐渭《秦望山花蕊峰》诗:“宛如齿龃龉,张吻

  • 经纶

    读音:jīng lún

    繁体字:經綸

    短语:纬 治 御 听 治理

    英语:statecraft

    意思:(经纶,经纶)

    1.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

  • 蹉跎

    读音:cuō tuó

    繁体字:蹉跎

    英语:waste time; slips by with no accomplishment

    意思:
    1.失足。
    《楚辞王褒<九怀株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