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看尽丹经万卷》 看尽丹经万卷。

看尽丹经万卷。

意思:看尽丹经万卷。

出自作者[元]王惟一的《西江月·看尽丹经万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炼丹为主题,表达了对于修道炼丹的理解和感悟。炼丹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各种方法,包括使用药物,以达到长生不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首句“看尽丹经万卷。不明真汞真铅。”表达了诗人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尝试,但仍未能真正理解炼丹的真谛,即真正的“汞”和“铅”,也就是道家炼丹中常用的两种基本元素。这暗示了炼丹的复杂性,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炼丹师也可能难以掌握其中的奥秘。 “那堪火候不曾传。都是肓修瞎炼。”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无奈。火候是炼丹的关键之一,但诗人发现,人们往往无法正确掌握火候,导致炼丹失败。这进一步强调了炼丹的困难和复杂性。 “一句真诠妙显,得知心得昭然。”这里,“一句真诠”可能指的是一句关键的、富含真理的话或教导,“妙显”则表示这句话的深奥和神奇之处。而“得知心得”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这表明,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感悟,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真谛。 “神归气伏不欹偏。刻刻打成一片。”这两句描述了炼丹的理想状态,即精神集中、气息平稳,时刻保持平衡和统一。这表明诗人已经掌握了炼丹的基本技巧,能够使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炼丹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强调了实践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炼丹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真理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看尽丹经万卷。
不明真汞真铅。
那堪火候不曾传。
都是肓修瞎炼。
一句真诠妙显,得知心得昭然。
神归气伏不欹偏。
刻刻打成一片。
作者介绍
(?—1326)元初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人,字景阳,号雷霆散吏,神霄派著名道士。其父在华亭做官时,家眷随迁,王惟一亦曾入仕,后弃吏云游于方外,遇真师授“还丹九转”及“雷霆一窍”(或称“玄关一窍”)之法,遂潜心修炼,颇有所成,撰道书六卷。现存《道藏》中收其著述两种,即《道法心传》与《明道篇》。

惟一晚年寓陆樊泾岳祠,元泰定丙寅年(1326),“端坐而逝”。《道法心传》一卷,由《道法心传》或称《心传录》)和《道法精微》二篇组成,《道法心传》收诗一百余首,主述修道理论和雷法之要,强调断绝尘缘、心地清静为修道之要,掌握风雷变化之道及凝神聚气为雷法之要。王惟一在“自序”中谓世传“雷霆一窃”、“行天一气”等雷法理皆不得其要,自言观察风云聚散、气候变化达三十年,又得至人指点和莫月鼎之启示,方得道法之妙。他认为行雷之士应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明天地动静之机,识风雷气候之变;行持雷法则应心地清静,使精住、气住、神住,“三者既住则道法备,散而为风云,聚而有雷霆,出则为将吏,纳则为金丹。”

王惟一强调对外界气象变化之观测和自身元神之保养为雷法之要,与过去以符诀或以丹田之气或以两肾间为“雷霆一窍”等雷法理论有所不同。《道法精微》以图文形式进一步阐述《道法心传》所述之理论,内有《行持戒行图》、《万法归心图》等一十三图,图后皆有文论。《明道篇》一卷,凡著诗八十一首,《西江月》十二阙,编后并有《金丹造微论》一篇,《得道歌》一首。该篇明内丹之道,强调先性后命,无为自然。认为“大抵金丹之要,必也远声色,克己私,屏人我,全忠孝,正心诚意”,而“以太虚为鼎器,乌兔为药材,以无为自然为火候,以清静冲和为温养,以身外有身为脱胎,以打破虚空为了当”,所谓“有为有作总皆非,说龙话虎终无益”。此道不用日时年月,不论火候抽添,唯心凝然静定,一念不生为要,以“本来一物”为本。其说颇具融会三教心性论之色彩,诸如“不增不减居中道,无去无来守一诚”,“性命混然成一片,此时无我亦无人”等言论,屡见于该书,颇能窥元代全真丹法发展之端倪。

关键词解释

  • 丹经

    读音:dān jīng

    繁体字:丹經

    意思:(丹经,丹经)
    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
    南朝·梁·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