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意思:我问什么地方来,来从西南夷。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先,诗中描述了收到竹杖的情景,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表达了竹杖的独特和珍贵。接着,诗人对竹杖的来历进行了思考,认为它来自西南夷,这是对竹杖来源的探索和思考。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圣天子德教的赞美,认为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这是对国家强大和繁荣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治理的肯定。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竹杖日益贬值的不满,认为它日已贱,轻视如蒿藜。 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感受,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但因为身处高位,行动受到限制。他感到自己的力量无法施展,但仍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接受明主诏令,来谒太一祠的情景。在这里,他再次见到了刘先生,他的气貌清且羸。刘先生赠予他这支竹杖,告诉他如何得其宜。这支竹杖将帮助他更好地帮助橘童和引导花鹿。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有所作为,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明明圣天子,德教加四维。
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
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
此竹日已贱,轻视如蒿藜。
我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
况在紫微垣,动为簪笏羁。
倚壁如长物,岁月无所施。
寸心空爱惜,惜此来天涯。
忽承明主诏,来谒太一祠。
再见刘先生,气貌清且羸。
持此以为赠,所谓得其宜。
少助橘童力,好引花鹿随。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西南夷

    引用解释

    汉 时对分布在今 甘肃 南部、 四川 西部、南部和 云南 、 贵州 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总称。 汉武帝 元光 五年至 汉明帝 永平 十二年(公元前130--公元69年),于其地置 犍为 、 牂牁 、 越嶲 、 沉黎 、 武都 、 汶山 、 益州 和 永昌 等八郡。《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 夜郎 、 滇 ,受王印。”《后

  • 西南

    读音:xī nán

    繁体字:西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west

    意思:
    1.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即八卦坤所指的方向。
    《国语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 来来

    读音:lái lái

    繁体字:來來

    意思:(来来,来来)

    1.以来。
    唐·段成式《戏高侍御》诗之一:“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
    唐·皮日休《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十日来来旷

  • 南夷

    读音:nán yí

    繁体字:南夷

    意思:旧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又指南方边远地区。
    《诗鲁颂閟宫》:“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南夷之君,西僰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