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牛背扶犁住。
意思:年年牛背扶犁住。
出自作者[元]冯子振的《鹦鹉曲 农夫渴雨》
全文赏析
《鹦鹉曲 农夫渴雨》是元代诗人冯子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农民在久旱无雨的情况下,渴望雨水的心情。全诗以农夫的口吻,表达了对天公的不满和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
首句“农夫渴雨,望云霓”,直接点明了主题,农夫渴望雨水,盼望着云霓的出现。这里的“云霓”是指预示雨水的彩霞,象征着希望。接下来的“望断南亩,不见云霓”,则描绘了农夫焦急等待的情景,尽管他望眼欲穿,却始终看不到云霓的出现。这里的“南亩”是指田地,暗示着农夫已经耕种了很久,但仍然没有雨水滋润。
第二句“农夫渴雨,望云霓”,与首句相同,重复强调了农夫对雨水的渴望。接下来的“望断北山,不见云霓”,则进一步描绘了农夫焦急等待的情景,他不仅望断了南亩,还望断了北山,但仍然看不到云霓的出现。这里的“北山”是指远处的山脉,暗示着农夫已经望得很远,但仍然没有雨水滋润。
第三句“农夫渴雨,望云霓”,再次重复了农夫对雨水的渴望。接下来的“望断东海,不见云霓”,则描绘了农夫焦急等待的情景,他甚至望到了东海,但仍然看不到云霓的出现。这里的“东海”是指遥远的大海,暗示着农夫已经望得无边无际,但仍然没有雨水滋润。
最后一句“农夫渴雨,望云霓”,再次重复了农夫对雨水的渴望。接下来的“望断天涯,不见云霓”,则描绘了农夫焦急等待的情景,他甚至望到了天涯海角,但仍然看不到云霓的出现。这里的“天涯”是指遥远的天边,暗示着农夫已经望得无法再望,但仍然没有雨水滋润。
整首词通过反复强调农夫对雨水的渴望,以及他焦急等待的情景,展现了农夫在久旱无雨的情况下,对天公的不满和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干旱、农民生活困苦等。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映,使得这首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