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意思:没想到伶伦子,吹的学凤的鸣叫。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全文创作背景

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的创作背景是他看到了东方虬的《咏孤桐篇》(原诗已佚),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咏物诗。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修竹、洞箫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坚贞不二的品格,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集中体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逝,三山游玉京。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凤鸣

    读音:fèng míng

    繁体字:鳳鳴

    意思:(凤鸣,凤鸣)

    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

  • 不意

    读音:bù yì

    繁体字:不意

    英语:unpreparedness

    意思:
    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诗小雅正月》:“终踰绝险,曾是不意。”
    《东观汉记光武帝

  • 伶伦

    读音:líng lún

    繁体字:伶倫

    意思:(伶伦,伶伦)

    1.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
    《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
    《汉书古今人表》作“泠沦氏”,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