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吕宣徽挽歌二首》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意思:象设置高俨像在,英灵深远不归。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吕宣徽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敬仰和哀思的诗,可能是用来纪念一位伟大的领袖或英雄人物。诗中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 首联“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维岳,即泰山,象征高大。这里以维岳比喻所纪念的人物,人皆仰之,可见其伟大。“长城众所依”比喻此人是国家的栋梁,大家都依靠他。 颔联“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远猷,远大的谋略。克壮,能够成功。昭世,光明照耀世界。忽长违,突然长久离开。此联表达了对此人伟大事业的赞颂和突然离世的惋惜。 颈联“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象设,指此人的形象。俨如在,宛如生前。英灵,英勇的精神。窅不归,深远而去,不再回来。此联表达了对逝者形象的怀念和对其精神的赞美。 尾联“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唯应,只有。令名久,美好的名声长久流传。竹素,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素绢,这里代指史册。蔼余辉,充满光辉。这一联表达了对逝者名声长存的赞美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言辞恳切,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俨如

    读音:yǎn rú

    繁体字:儼如

    短语:俨然 酷似 肖

    英语:just like

    意思:(俨如,俨如)

    1.端庄貌。
    《新唐书郭元振传》:

  • 英灵

    解释

    英灵 yīnglíng

    [spirit of the brave departed; spirit of a martyr] 烈士的灵魂;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灵魂。也说“英魂”

    引用解释

  • 象设

    读音:xiàng shè

    繁体字:象設

    意思:(象设,象设)
    原指佛像。后亦泛指遗像。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象设既闢,睟容已安。”
    吕向注:“象,谓佛之形象也。”
    南朝·齐

  • 不归

    读音:bù guī

    繁体字:不歸

    意思:(不归,不归)

    1.不返家。
    《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蒲松龄《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