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三十首》 天鼓解说经,忏悔罪无量。

天鼓解说经,忏悔罪无量。

意思:天鼓解说经,忏悔罪无量。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佛教的深刻见解,表达了对如来藏的领悟和对佛法的敬仰。 首先,诗中提到了“离诸名色相,实见如来藏”,这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即我们应该超越表面的名色相,看到如来藏的真实面貌,如来藏是佛性,是众生本有的内在本质。 “能转语成经,本心非傍样”,这是对佛法传承的独特见解,强调佛法不是从别处借来的,也不是模仿而来的,而是从本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如同将言语转化为经书。 “说有即是无,说无无伎俩”,这是对佛法中“空”的理解,即有和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所谓的伎俩或手段。 “悟者发真机,迷者堕铁网”,这是对开悟和迷惑的描绘,悟者能够抓住佛法的真谛,而迷者则深陷于错误的观念中。 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真理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它提醒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名色相,回到内在的本质,领悟如来藏的真谛,同时也强调了佛法的传承和真实意义,提醒我们要从本心中自然流露佛法,而不是从别处借来或模仿。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敬仰,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离诸名色相,实见如来藏。
能转语成经,本心非傍样。
说有即是无,说无无伎俩。
不会自转经,依语成妄想。
梦裹推木轮,信施谁酬偿。
不出牛马羊,入他兰圈养。
一文四个字,还足连他丧。
悟者发真机,迷者堕铁网。
佛教空无相,妙契合无上。
天鼓解说经,忏悔罪无量。
有无空不空,真实不虚诳。
圆信六神通,不刻天龙像。
只麽转心经,个中谁拟向。

关键词解释

  • 无量

    读音:wú liàng

    繁体字:無量

    短语: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茫茫 氤氲 浩瀚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漠漠

  • 忏悔

    读音:chàn huǐ

    繁体字:懺悔

    短语:悔 自怨自艾 悔恨

    英语:confess

    意思:(忏悔,忏悔)
    佛教语。梵文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

  • 解说

    读音:jiě shuō

    繁体字:解說

    短语:诠释 诠 释疑 说 分解 释

    英语:definition

    意思:(解说,解说)
    I

    1.疏解说项

  • 天鼓

    读音:tiān gǔ

    繁体字:天鼓

    意思: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
    《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
    《云仙杂记》卷九引晋·葛洪《抱朴子》:“雷曰天鼓,

  • 经忏

    读音:jīng chàn

    繁体字:經懺

    意思:(经忏,经忏)

    1.指佛教经文和忏悔文。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齣:“七岁入寺读书,十五岁通经忏。”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替我把经忏

  • 悔罪

    读音:huǐ zuì

    繁体字:悔罪

    意思:悔恨自己的罪过。
    唐·欧阳詹《南涧寺上方石像诗》:“可以礼足而悔罪,寄影以安乐。”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奏章中全无悔罪之言,多是自夸之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