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使者》 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

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

意思:人的心就像没有改变,上天的意思似乎很难说明。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使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位使者不畏万里艰辛、忠诚执行命令的故事。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当前人心难改、天意难明的现状时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首句“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描绘了使者的使命和面临的艰难。他承载着皇帝的旨意,不辞劳苦地跋山涉水,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气。 “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人心尚未改变,天意也难以明朗,暗示了当前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难以改变的现状。 “四海霍光第,六宫张奉营”则是对使者的工作环境和环境的描绘。四海之内都是霍光的府邸,六宫之内都是张奉的营地,形象地描绘了使者的工作环境和环境。 “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待。作为使者身边的人,诗人感到无以回报使者的辛劳,只能向西望而叹息,表达出对使者的敬仰和期待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忠诚执行命令的使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的忧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
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
四海霍光第,六宫张奉营。
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 天意

    读音:tiān yì

    繁体字:天意

    短语:流年 数 造化 运 天数 命 命运 运气 天命

    英语:providence

    意思:
    1.上天的意旨。

  • 革天

    读音:gé tiān

    繁体字:革天

    意思:改革天命。
    唐·李白《明堂赋》:“伊皇唐之革天创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顺,赫然雷发以首之。”
    王琦注:“革天,谓改革天命。”

  • 意似

    读音:yì sì

    繁体字:意似

    意思:似是而非。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

    解释:1.似是而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