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
意思:每次读陶潜诗,让人忘记世上考虑。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陶渊明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这位古代隐士的敬仰和向往之情。陶潜,即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人生哲学对当时及后世的人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句“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直接点明诗人对陶诗的喜爱和对其精神的领悟。陶诗的清新自然、质朴率真让诗人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忧虑。
“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这两句描述了陶潜的身世和其远离世俗的心态。他原本是太尉孙姓的后代,但他的内心世界远超他的身份地位,他的行为也远离世俗的束缚。
“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这两句描绘了陶潜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权力和财富,而是自己种植蔬菜和水果,过着简朴的生活。
“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这里用两个典故来形容陶潜的精神世界。第一个是“箕山之操”,用来形容陶潜的清高和隐逸之情;第二个是“濠上之辩”,用来形容陶潜的旷达和超越世俗之见。
最后,“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诗人感叹现在像陶潜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因此他深深地怀念和敬仰陶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描绘,使得陶潜的形象栩栩如生,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