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禽不失飞,讵识云汉冥。
意思:笼禽不失飞,怎么知道银河昏暗。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闻太学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物喻人,借物言事,通过描绘一些微小生物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段描绘了牛虱在阳光下无处遁形的情景,象征着那些在光明之下无处藏身的丑恶小人。接着描述了众多小虫在日光的利用下,无所遁形,却并不畏惧日光的场景,暗喻了社会中那些在权势面前毫无抵抗之力的人。
第二段描述了穴鼠夜间出来寻找食物,聚集在一起,被萤火虫所惊扰。这象征着那些在黑暗中苟且偷生的胆小鬼,被微弱的光芒所惊扰。最后描述了老鼠的洞穴很快就被打通,老鼠的脚很快就能行走,暗示了小人得志、权势熏天的情况。
诗的末段则借鲕虾陷于井坎,无法与江海争胜,笼禽虽未失去飞翔的能力,却无法理解云汉的深邃,来比喻那些目光短浅、浅尝辄止的人,他们只看到表面的繁华,却无法理解社会的复杂和深邃。最后用“咄哉浮薄儿,勉为高大营”来批评那些虚荣浮躁、追求虚荣的人。
整首诗以物喻人,寓意深远,通过对微小生物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哲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