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言诗三首 其三》 慷慨之远游。

慷慨之远游。

意思:慷慨的远游。

出自作者[汉]嵇康的《五言诗三首 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游仙诗,通过描绘游仙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尘世污浊的厌恶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首两句“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直接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疏离感,而向往与仙道之士为邻。这种对世俗的厌恶,对仙道的向往,是很多游仙诗的主题。 接下来的“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是对尘世污浊的进一步批评,也是对仙道的进一步赞美。在诗中,尘世被描绘为“秽浊间”,充满了动摇和污垢,而仙道则被描绘为清洁无垢。 “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描述了诗人渴望远游,寻找仙道的情感。他整装待发,等待合适的时机,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描述了诗人飞翔在区外,洗濯翅膀在扶桑津的场景。这里既有对飞翔的向往,也有对洁净的追求。 “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描述了诗人在仙境中的悠闲生活,弹琴咏诗,享受自然之美。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通过沧水洗濯身心,获得变化的感受。这里的“忽若神”表达了变化的迅速和神奇。 “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描述了恒娥进献妙药,使诗人的羽毛光鲜亮丽的场景。 “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表达了诗人一旦纵身飞升,将俯视尘世众生的豪情。 最后,“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是对世间人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失望,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游仙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污浊的厌恶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自由、清洁和神奇的渴望。这种对生活的反思和追求,也是很多游仙诗所共同具有的主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俗人不可亲。
松乔是可邻。
何为秽浊间。
动摇增垢尘。
慷慨之远游。
整驾俟良辰。
轻举翔区外。
濯翼扶桑津。
徘徊戏灵岳。
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
变化忽若神。
恒娥进妙药。
毛羽翕光新。
一纵发开阳。
俯视当路人。
哀哉世间人。
何足久托身。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关键词解释

  • 远游

    读音:yuǎn yóu

    繁体字:遠游

    英语:travel faraway

    意思:(参见远游,远游)

    解释:1.亦作\"远游\"。 2.谓到远方游历。 3.见\"远

  • 慷慨

    读音:kāng kǎi

    繁体字:慷慨

    短语:慷 慨然 侠义

    英语:generous

    意思:
    1.情绪激昂。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歷览其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