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箬岘东池》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意思:半夜把火行为人的头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箬岘东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小池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箬岘亭东有小池”,以简洁的笔触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引领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次句“早荷新荇绿参差”,进一步描绘了池中的景象,早开的荷花和新生的荇菜在绿水中交错生长,色彩鲜明,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三、四句“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通过中宵行人的火把惊起了双栖的白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生动细节。 整首诗以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小池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同时,通过对行人和白鹭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鹭鸶

    读音:lù sī

    繁体字:鷺鷥

    短语:白鹭 鹭

    英语:bittern

    意思:(鹭鸶,鹭鸶)
    鹭。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生长毛如丝,故称。
    唐·李绅《姑苏

  • 双栖

    读音:shuāng qī

    繁体字:雙棲

    意思:(双栖,双栖)

    1.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三国·魏·曹植《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宋·吕同老《水龙吟白莲》词:“双栖雪鹭,夜

  • 惊起

    读音:jīng qǐ

    繁体字:驚起

    造句:

  • 中宵

    读音:zhōng xiāo

    繁体字:中宵

    英语:midnight

    意思:中夜,半夜。
    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

  • 把火

    读音:bǎ huǒ

    繁体字:把火

    意思:手持炬火。
    唐·温庭筠《夜看牡丹》诗:“高低深浅一栏红,把火殷勤遶露丛。”

    造句:曾曰:“要把火吧建设的更好!俗话说:“陶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